2025年加速化工行业低碳转型-实现绿氨经济性的可行路径研究报告

时间: 2025-04-09 作者: Ayx爱游戏官方在线登录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加速化工行业低碳转型-实现绿氨经济性的可行路径研究报告

  《加速化工行业低碳转型:实现绿氨经济性的可行路径研究报告》由RMI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氢能产业专业委员会共同发布,聚焦中国绿氨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其在化工行业低碳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1. 绿氨产业高质量发展背景:氨大范围的应用于农业、工业等领域,传统氨生产依赖煤炭和天然气,碳排放量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生产和消费国,其氨产业碳排放占比较大,因此推动氨产业的低碳转型对中国乃至全球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绿氨作为一种低碳、清洁的产品,通过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再合成氨,可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

  2. 绿氨生产的经济挑战:绿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理想条件下,绿氢成本高昂使得绿氨成本远超传统煤基氨。实际生产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波动导致稳定生产需要额外成本,如并网恒定稳态路径需从电网购电,离网多稳态路径需配备储能设施。利用剩余电力可明显降低绿氨成本,若能获取零成本的剩余可再生电力,绿氨成本将低于传统氨,具备大规模推广的经济可行性。

  3. 绿氨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分析:在农业领域,绿氨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于传统氨,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本平价,需政策补贴推动。随技术进步和碳市场发展,有望在2030年实现无补贴的市场驱动发展。在航运领域,绿氨作为清洁替代燃料可降低碳排放,但目前氨燃料电池船舶成本比较高。通过提高下游支付绿色溢价的意愿和建立国际认可的标准认证体系,可促进绿氨在航运业的应用。在发电领域,掺氨发电是煤电低碳转型的技术路线之一,但绿氨发电成本高于煤电,利用剩余可再生电力降低绿氨成本是实现平价的关键。

  4. 全球实践与启示:挪威Yara、美国Talus和沙特NEOM的绿氨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政府的财政支持、签订长期承购协议、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建立标准认证体系以及创新生产的基本工艺,对推动绿氨项目成功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5. 发展建议:为促进绿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层面应将绿氨纳入绿色能源体系,制定支持政策,推动区域规划与项目布局;行业层面要建立标准认证体系,推动技术与模式创新;企业需明确转型目标,加强产业链合作,把握下游应用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