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展厅:绿色革命的创新实践

时间: 2025-03-12 作者: 新闻中心

  全国首个‌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展厅‌在浙江秀洲正式开馆,该展厅由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打造,不仅展示技术成果,更揭示了光伏回收产业的多重价值。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已成为全世界清洁能源转型的标杆。然而,随着光伏组件大规模应用,其退役后的回收与循环利用问题逐渐凸显。2025年2月,全国首个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展厅在浙江秀洲正式开馆,标志着我国在光伏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该展厅由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光伏回收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中心打造,是我国首个聚焦光伏回收政策、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权威展示平台。其核心亮点在于全流程技术展示与资源循环成果验证:

  全球首块全回收再生光伏组件:由福莱特、中聚材料等企业联合研发,通过物理拆解、材料提纯等工艺,实现组件中玻璃、硅、银等材料的再生利用,验证了废旧光伏组件“涅槃重生”的技术可行性。

  技术路线可视化模型:展厅通过物理法(机械破碎分离)和热解化学法(高温分解粘合材料)的成套设备模型,配合动画演示,直观呈现组件拆解流程,展现我国在回收装备自主研发领域的突破。

  产业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光伏回收产业大脑”全国首个光伏回收产业地理信息系统,涵盖退役量预测、企业布局、经济性测算等数据,为行业规划提供精准支撑。

  资源高效循环:光伏组件中硅、银等材料的回收率可达99%以上,再生材料可重新用于新组件生产,明显降低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

  环境风险防控:通过规范拆解流程,有很大成效避免组件中含铅焊料、氟化物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泄露,减少土地占用与生态污染。

  经济模式创新: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光伏组件退役规模将达150万吨,回收产业可创造千亿级市场,并催生设备制造、材料再生等新业态。

  实物与艺术结合:陈列碎电池片、铝框等拆解产物,并展示用回收银、硅片制作的“暾戒”“暾扣”工艺品,以美学形式传递循环经济价值。

  技术科普场景化:设置光伏组件发电效率测试、回收材料再制造等互动装置,让参观者直观感受“从废弃到新生”的技术路径。

  秀洲展厅的落成,标志着我国光伏产业从“大规模应用”向“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级。其示范效应体现在三方面:

  政策落地载体:呼应国家《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为行业标准制定提供实践样本。

  技术集成窗口:聚合产学研力量,推动物理-化学联合工艺、智能分选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

  国际合作平台:作为全世界少有的专业化展厅,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绿色科技实力,助力光伏产品出口拓展ESG竞争力。结语

  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展厅的诞生,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展示窗口,更是一场关于人类与资源关系的启蒙运动。它用可触摸的科技成就证明:绿色经济绝非牺牲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通向更高质量增长的必由之路。随着更多此类平台的涌现,中国光伏产业将在清洁能源与循环经济的双轨上,继续领跑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

  凡本站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全部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环保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没有经过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保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环保在线)的作品,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平台或个人从本站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环保在线”,本站将依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鉴于本站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站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联系方式;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