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步转热,饮品的消费进入旺季。日前,有直播间因宣传名不副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问题被禁,原因之一是主播强调所售产品适用人群为“控糖人士”“孕妈妈”等,宣传其产品低糖、低热量等,但从实际检验测试结果来看,某些宣称无糖的产品实际含糖量非常高。 对于目前上海市试行的饮料分级制度,行业内的观点各有不同。不少媒体认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推行食品、饮品的分级制度,国内的饮料、包装食品的分级也需要开展。也有行业内的人士指出,饮品、包装食品的分级制度需要相关部门依据国内人群的食物摄入情况做制定。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目前上海试行的分级制度,其实就是引进的新加坡的饮品分级制度,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并不能反映出国内对于营养摄入需求和需求的特殊性,“目前,上海试行的制度并不是强制性的制度,因此只有部分品牌响应号召,这实际上就成为部分品牌的宣传工具,其参考价值反而减弱,如果未来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饮品分级制度,强制性和相关的政策是需要跟进的。” 今年三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为引导公众健康饮食,该中心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在上海市开始试行。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ABCD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截至目前,在上海地区,霸王茶姬、奈雪的茶、快乐柠檬等现制茶饮品牌已开始在产品包装上做标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目前并没有包装饮品根据上海市饮品分级进行标识。 《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营养选择”饮料分级方法主要参考国内外标准,考虑饮料营养成分分布及人群饮料摄入情况,最终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的含量对饮料做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D级,其推荐程度递减。 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以及专家的介绍,上海饮料分级制度的主要参考对象是新加坡的饮品分级制度。据悉,为进一步遏制糖尿病的发展,新加坡政府要求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预包装饮料,必须贴上标签,并禁止发布相关的广告。其中,A级的饮品最健康,B级的饮品较为健康,厂家可自愿标注;C级饮料不健康,D级饮料最不健康,厂家必须标注。例如,传统含糖可乐按照新加坡的标准属于D类饮料,根据相关要求禁止有关产品在新加坡进行广告宣传。 “新加坡分级制度出台的背景是糖尿病发病率一直上升,但目前我国人均摄糖量远低于建议的平均值。”钟凯说。此前,有外国媒体报道称,新加坡营养调查显示:本地人均每天摄取12茶匙的糖分,远超维持正常营养所需分量。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摄入60克糖,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而高糖导致的糖尿病慢慢的变成了新加坡的一大经济问题。 对于我国人均摄糖的含量,目前各个机构统计的数字并不相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一个普通人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文件,人均每日糖摄入量最好少于25克,最多别超过50克。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均每日摄糖量21克,在全球排行中处在靠后的位置。但也有媒体指出,目前我国人均每日摄糖量超过了30克。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各地区年摄糖量差异巨大,最高的西藏地区人均年摄糖量为3.5千克(换算日均摄糖量约为9.58克),最低的山东仅为0.9千克。且对比2015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大部分地区人均摄糖量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我国人口的摄糖大多数来源于于蔗糖,即由主食摄取,因此我们对比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摄糖量并不高,尤其是反式脂肪指标上,我国人均仅不到0.6克,远低于世卫组织建议的一天限量在2克左右,且国人的饮食上的习惯决定了反式脂肪不会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指标。”钟凯建议,在反式脂肪上,对于饮品的评级因素应该相应下调。